更新时间:2025-11-01 04:04:16
此刻在洗浴中心伴着此起彼伏千奇百怪的呼噜声,闭上眼我开始回想刚刚的电影,思绪瞬息万变,我想到弗洛伊德,纵使他集厌女、性成瘾等等万恶于一身,还是一个无可置疑的天才,他那套诸如本我自我一类的提出犹如一把尺,让每个人在错综复杂的精神空间有一个可丈量的凭借,长久以来,世间形形色色的关系往往是以超我站利于道德制高点审视自我的形式自处,我以为,两者的关系就是波形图的波峰和波谷,在拉扯中尽可能降低振幅即是为人处世之道,“事有不平,常生怨怼”适用于任何关系中,更何况是一个家庭,三口之家就在桑德拉和她丈夫在这过高与过低间所积累的怨怼中毁于一旦,造成了最终一死一伤的局面,而最啼笑皆非的事莫过于他们最开始的矛盾始于儿子眼睛受伤的事,所有一切不平都压抑着,两人努力地把家维持成波澜不惊的状态都是为了保护丹尼尔,愿他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长大,但这暗潮汹涌的矛盾越积越大,所有表象的平稳在丈夫死时顷刻间化为乌有,也同时给了丹尼尔失去至亲的致命一击,我以为,所谓电影叙事若非群像戏往往聚焦于主角身上,在矛盾戏中,在对于孩子照顾方面,丈夫指责桑德拉在丹尼尔出事后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关爱,而后续桑德拉在丈夫律师的逼问下表明,她并不是如丈夫指责的那般不够爱丹尼尔,而是恰恰因为爱的够深,所以不希望做出一切出于爱的额外关照,让丹尼尔心中可能滋生异于旁人的自卑感,两人观念不同,但对于儿子照顾的出发点,都是充满爱意的,而在审判中,丈夫的精神病医生在法庭上表明,桑格拉一直在指责丈夫是间接导致儿子眼睛受伤的始作俑者,在我看来,这是丈夫一直以来无法原谅自己的投射行为,即自己后悔没早接儿子,认为自己在儿子受伤中该担责,由此延伸放大到认为周围人在批判自己,陷入更深的愧疚中。精神分析中有提到,一个人成长发育有四个阶段,在某个阶段备受打击可能永远困在那儿,丈夫恰恰因为在儿子受伤的事中过度自责,走不出来,于是深层次的困住了自己,把写小说作为理想却写了一部分的书突然弃了,主动担任家庭中偏主内的一方,自发的想跟儿子更加亲密,哪怕以减少工作和理想为代价,但见证了爱人在自己潜意识主动放弃却十分渴望的事业方面如此成功,自我层面的嫉妒,渴望,厌恶自我等等一系列复杂情绪又油然而生,于是有了故意放大音量修房子想要影响桑格拉采访的行为,最终在日积月累中爆发,无论事实真相如何,一条生命在这爆发中泯灭,在我看来,所有困住你的,都是你自己。而在儿子层面的描写也十足十的丰富,丹尼尔复杂的内心穿插在叙事中,我看到一个孩子在面对着一位至亲的死亡,还可能是另一位至亲所导致的情况下,在母亲可能杀害父亲的猜想中挣扎,最终决定竭尽可能减少“失去”地保护母亲,叙事中还有一个狗作为唯一一个目睹真相的“上帝视角符号”设置的也非常有趣,在看电影之前我其实看了北京大学那场映后访谈,其实很不该,看过后再看电影总会有种先入为主的心理暗示,看前记得主持人陈铭问的那句“为什么电影里面在角色设置上颠倒了传统意义上男主外女主内的关系,有何寓意”,于是看的途中总带着这类思索,其实提着问题的陈铭是怀疑“女导演”有“故意摸黑”男性的嫌疑,那么顺着他的思路来想,如果按传统意义颠倒回来呢,探讨女性在家庭内自我牺牲中的忍无可忍的反抗?有点老生常谈了?探讨男性在长此以往的自我压抑中,理智地维持着家庭表面下崩溃?带着对导演在人物设定上的探索思考,为什么桑德拉身边设定了一个爱慕她,由着爱意的加成即便对她丈夫的死亡有所质疑依然坚定站她帮她辩护的男律师?对于“女性主义”这一思想的传达来说,是否有所偏颇?抛开这一切的寻根到底,“女性主义电影”,有没有可能跟很多男性导演一样,这位女导演仅仅是把自己个人经历揉杂进电影里面,纯粹的塑造出一个有魅力的人物,只不过这个人物是女性,这个导演是女性而已?而律师这个人物,需要考量这么多吗,类比诸如《钢铁侠》一类的好莱坞电影,钢铁侠们身边永远会有小辣椒们,这个律师有没有可能仅仅是一个引子,牵连着观众们更多的关注桑德拉这个人物的魅力,而且桑德拉这个人物,她的身份仅仅是一位妻子、一位母亲?一个作家吗?抽丝剥茧于这层层身份,她首先是一个人,虽然老话说孤独是常态,在世上无关地位钱财人永远是孤独的来孤独的走,但在都市社会中,在人潮汹涌里,人往往会滋生孤独的情绪,由此希望从外介找寻什么抚慰这样的孤独,我觉得每个人都如此,更何况作为知名作者身处名利中心的桑德拉,在都市男女情感方面,我认为王家卫最深入人心,所以律师的填入其实再寻常不过,如此简单的设定,就能在多以讲述男性魅力人物的市场中掀起如此大规模的争论,其实像我这样无意识的在电影里面寻找所谓“女性主义”的痕迹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歧视?电影一定要突出人物的女性身份吗,为什么不能是讲述一个充满魅力的人物,而它恰巧是女性?为什么在社会上的讨论中这部电影被冠以“女性电影”之名,这会不会因为我们所看的电影大多是针对男性人物的叙事,即是有女性,大多也处于受害者或低位的位置上,而这样一步像寻常电影中塑造男性一样塑造了一个带有理性、坚毅特点的女性角色的电影几乎没有,所以如此可贵?而即是像我这样如此有意识的反对性别歧视还是先入为主的挖掘所谓女性主义在哪里,可见刻板印象如此深入人心,已经达到弗洛伊德所描绘的无意识状态,我发现其实所谓女性主义,所谓女权,平权概念,往往不在电影叙事,而是在电影之外的争论中,在“两性”之间的人心里,四面八方各式各样的讨论,恰恰证明了市场里多么缺乏这样的电影叙事,腐朽的刻板印象需要诸如此类的“女性”主义电影时不时松动松动,否则在整个电影市场乃至人类社会的大层面中,在这样日积月累下,可能就成为某个稀松平常的下午,像桑格拉丈夫坠楼一样的故事。而女性主义的核心,在我看来,就是像超人、美国队长…所有超级英雄都拥有的一样特点,坚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下一篇:底层人民的“命悬一生”
精品创作如何诠释山东的“山河与人心”
